
在党的发展史上,国民革命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场漫长的革命运动,也为中国民族的统一和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国内战争的准备
第一次国民革命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时代步伐,着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序幕。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革命的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1926年至1928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于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奉系军阀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期间中国形势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大革命的影响

国民革命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运动。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要阶层的联合革命,更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掀起了有史以来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高潮。
通过这场历史变革,让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进步思潮的冲击,从而为日后建立为爱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为今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上的今天
1982年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文件指出:解放以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宗教的状况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指导老师 | 武亚男
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 | 崔雯棋 龚芷嫣 崔智尧
终审 | 刘沛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