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青年力量,乡村梦想——“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项总结

时间:2024-12-04  作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员引导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2024年7月14日-7月20日,我院“携爱志愿者”服务队,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开展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和美育基础开展工作,为吉县乡村注入新活力。2024年9月-11月,服务队返校后在校内校外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分享会,使我院学生们更加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愿意未来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了公众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支持,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投入。

第一章  进行社会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通过对乡村社会调研,可以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在此次行程中,队员们通过观看宣传片,实地参观太度村村貌和吉县农业产业,在此基础上设计文创产品、插画、宣传海报和logo,为当地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队员们也对桑峨村部分村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家庭情况。服务队还同桑峨村党支部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开展“同心向党,共话振兴”党日活动,携手共进以促进乡村振兴。



第二章 结合乡村特色,进行环境美化



乡村环境美化不仅是提升乡村外观形象的工作,更是一项深层次的、具有长远意义的社会工程。因此队员们对太度村井盖进行涂鸦,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分别代表本村的苹果、黄河、生态三大元素,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团队队员发挥专业优势,为太度村幼儿园进行黑板报设计与墙绘制作,队员们通过精心设计图案、排版以及包含教育意义的文字,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色彩鲜明的图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 普及知识宣讲,开展互助教学



开展宣讲活动对乡村振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传播知识,还能够提升公众的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次活动团队队员为敬老院老人开展防诈骗和食品安全宣讲,也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宣讲,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反诈骗意识和安全意识。



服务队在村中开展了支教活动,例如绘画课程的开设,“七彩假期”互助教学等,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逛三园、数字炸弹、逢七必过、击鼓传花、音乐教学、抢板凳等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第四章 普及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



直播助农是一种有效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在本次服务中,“携爱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也采用此方式为桑峨村苹果果肉和谷泉石碾辣椒酱带来销路。


第五章服务过程交流与分享


在志愿活动的最后一天,我院“携爱志愿者”服务队同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三所院校的服务队开展一场交流会,对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经历进行分享与总结,我校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专业,充分发挥山西传媒学院作为一个应用型传媒类院校的优势,为吉县乡村发展切实贡献了一份力量。



深耕基层工作,谱写志愿服务新篇章。返校后,服务队先后开展了进班分享、读书交流、走进党支部、走出校园等多场交流活动,旨在将志愿服务的真谛与价值,向更广泛的师生群体乃至社会各界发出号召。在这些分享活动中,服务队成员们深情讲述了他们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乡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分享了与村民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感人瞬间,以及他们在志愿服务中获得的成长与感悟。期待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基层、扎根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思想感悟


在投身志愿服务的历程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成功并非仅凭资金注入和政策扶持就能一蹴而就,它呼唤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持久关注。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激活乡村内部的发展潜能,让村民们成为推动变革的主力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精心守护乡村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希望有更多志愿者能携手并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共同努力,为塑造更加繁荣、和谐的乡村图景贡献力量。